在文安縣史各莊鎮南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當地二胡表演藝人正在教孩子們演奏二胡。本報記者 馬越 本報通訊員 高丹鈺 攝
本報訊(記者 馬越)近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全市10個縣(市、區)、廊坊開發區已全部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并投入運行,建成實踐所118個、實踐站3446個,實現了全覆蓋。
我市建立了由35個市直部門組成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市級相關部門的工作任務,推動市級資源下沉,為基層開展文明實踐創建有利條件。組織市域內10所高校充分發揮高等院校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的人才、陣地等資源優勢,與10個縣(市、區)結對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各縣(市、區)均建立中心主任辦公會制度以及縣級領導掛點聯系制度,推動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級聯動運轉。
市、縣兩級成立志愿服務聯合會,有效整合志愿服務資源,形成上下貫通的志愿服務組織體系。加強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志愿服務總隊、支隊、大隊建設。在此基礎上,各縣(市、區)橫向建立“8+N”專業志愿服務隊,在鄉鎮(街道)、村(社區)建立學習宣傳、文化健身、互幫互助、文明風尚、社會治安“5+N”志愿服務隊伍近2萬支。全市有實名注冊志愿者62.8萬名、志愿服務組織2430個,成為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的生力軍。
2022年以來,全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緊緊圍繞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推動移風易俗等五大任務,廣泛開展“永遠跟黨走”、“我們的節日”、文化衛生科技“三下鄉”等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5萬多場次,服務群眾600多萬人次。組織各級理論宣講志愿者開展“六進”活動,全市累計開展宣講12300多場次,受眾達190萬余人次。圍繞“推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等主題,廣泛開展文明勸導、簡辦紅白喜事、制止餐飲浪費等文明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