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論學習貫徹市兩會精神、加快推動廊坊高質量發展
實體興則經濟興,實體強則經濟強。實體經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是保障人民群眾生活的物質基礎。市政府工作報告旗幟鮮明地把“實體為本”放在“四個堅持”首位,彰顯了市政府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持續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更高起點上推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和信心。全市上下要按照報告要求,用真招實勁推動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政策措施向實體經濟傾斜、工作力量向實體經濟加強,以實體提質效、強支撐、添動能,為廊坊高質量發展提供源頭活水和不竭動力。
發展實體經濟,事關廊坊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決策部署,堅持實體經濟主體地位不動搖,把做大做強實體經濟作為推動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長期舉措,一手抓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一手抓新產業新業態發展,謀求向產業鏈高端化轉變,實現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健康等新興產業提速發展,特色定制家具、絕熱節能材料等傳統產業加快轉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營業收入取得新突破,催生出實體經濟發展內生動能,推動了經濟總量和質量雙提升。實踐證明,實體經濟是廊坊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持之以恒堅守實業、做強實業,向實體經濟聚力發力,夯實了“穩”的基礎,積蓄了“進”的動能,為加快推動廊坊高質量發展開創了廣闊空間。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要精準把握廊坊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正確認識我市發展實體經濟的有利條件和寶貴機遇,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從國家層面看,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為廊坊推進產業升級、優化經濟結構指明了路徑,創造了最優的宏觀環境;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為激發全市民營企業家再創新輝煌、打造民營經濟強市提供了不竭動力。從省級層面看,省委、省政府對廊坊發展高度重視、全力支持,要求廊坊要站在保障國家供應鏈安全的高度,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物流產業,為我市開辟產業新賽道、點燃發展新引擎。從市級層面看,廊坊具備堅實基礎和多重優勢:廊坊是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節點城市,是首都通勤圈、功能圈、產業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商貿物流業、現代服務業、都市農業加速聚集,將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廊坊是產業高質量發展先行者,文安人造板、固安新型顯示等特色產業集群加速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快速發展,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潛力巨大。這些機遇和優勢,正是廊坊實體經濟發展的信心所在、底氣所在、潛力所在。
踔厲奮發正當時,又踏層峰望眼開。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扛穩“奮力推動廊坊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上走在全省前列”的政治責任,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根本上還是要在實體經濟中謀發展、贏未來,繼續走好實體經濟發展之路。要重塑產業發展優勢,大力發展“1+5”主導產業,做大做強“7+6”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讓好的東西多起來,讓多的東西好起來,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破局立勢。要緊抓制造業“牛鼻子”,重點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先進制造培育、綠色改造升級、智能融合發展四大工程,提高工業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建設自主創新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綠色制造處于京津冀前列的先進制造業體系,筑牢實體經濟發展根基。要強力推進“一號工程”,用好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優勢,廣泛集聚資源要素,加快建設“兩樞紐、三基地”,全力打造現代商貿物流發展高地,把區位優勢真正轉化為發展優勢。要狠抓招商大上項目,深入開展“項目建設攻堅年”行動,唱響“全員抓招商、全力強實體、全面優結構、創新突破上項目”主旋律,全力以赴推動經濟質升量長。
實體強,基礎就牢;實體興,底氣就足。當前的廊坊,正處在擴大對外開放的黃金窗口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發展實體經濟的關鍵攻堅期。全市上下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要求,滿懷責任抓實體、滿懷信心謀實體、滿懷激情干實體、滿懷執著興實體,持之以恒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加快推動廊坊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廊坊新篇章,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