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薄叭齻€務必”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基于對黨所處歷史方位、面臨形勢任務、世情國情黨情發展變化進行深刻分析作出的重大論斷,是面向新的偉大遠征向全黨提出的更高政治要求,彰顯了我們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從嚴管黨治黨的高度警醒和戰略自覺。
一百多年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始終是中國共產黨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忘記來路必定不能走好前路,背離初心使命則必將迷失方向。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體現了我們黨在走過百年征程之后對初心的回望和對使命的堅守。新時代十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的五年間,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人民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與此同時,諸多困難和問題仍然突出地擺在黨和人民面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在這種形勢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時代價值更加凸顯。同時必須看到,一旦背離初心使命則無異于自毀長城,從而把黨置于危險境地甚至犯下顛覆性錯誤。黨的二十大強調“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并將其置于“三個務必”之首,為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道路上領導人民不斷攻堅克難、不斷走向勝利吹響了奮進號角。黨員干部必須時刻銘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諄諄告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價值取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群眾路線這一根本工作路線,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從而贏得人民的衷心擁護和支持。
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一個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所應有的精神品質。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我們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對“兩個務必”的重溫,也是對西柏坡精神的傳承和弘揚。新時代十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的五年間,黨領導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多個方面實現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當前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在這種形勢下,前進的趨向和倒退的可能同在、累累的碩果和重重的風險并存,一旦驕傲浮躁、止步歇腳則不僅不能實現“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高質量發展,而且已經取得的發展成果也會逐步喪失?!盁o論什么時候我們都不能驕傲自滿,黨不能驕傲自滿,國家不能驕傲自滿,領導層不能驕傲自滿,人民不能驕傲自滿,而是要增強憂患意識、慎終追遠,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毙坳P漫道真如鐵,關山初度路猶長。黨的二十大再次強調“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十分及時也十分必要。作為黨員干部,我們必須進一步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始終不忘載舟覆舟、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保持夙夜在公、鞠躬盡瘁的奮進狀態,拒絕在已有的功勞簿上“躺平”,腳踏實地、苦干實干,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與人民心心相印,不斷把黨的二十大描繪的宏偉藍圖變為現實。
馬克思指出:“如果斗爭只是在機會絕對有利的條件下才著手進行,那么創造世界歷史未免就太容易了?!币粋€強大的政黨必定是一個飽經各種斗爭磨礪和考驗的政黨。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為中華民族謀獨立、為中國人民求解放的浪潮中應運而生,英勇斗爭是黨與生俱來的重要基因。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取得勝利,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一條寶貴經驗,就是我們黨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建設和發展的歷史實踐中淬煉出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政治品格。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對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承和弘揚,更體現了我們黨對新時代新征程上所面對的嚴峻形勢的清醒認識。新時代十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的五年間,中國的經濟實力實現了歷史性躍升,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均實現大幅增長,中國不僅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而且更加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同時,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在未來的新征程上必將面臨更多的風險、遇到更多的挑戰。缺乏斗爭精神、不敢于斗爭則會在風險面前喪失底氣,缺乏斗爭藝術、不善于斗爭則會在挑戰面前進退失據,都會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造成影響。黨的二十大強調“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對全黨作出的鄭重警醒,也必將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上繼續奮斗、勇毅前行。當前,黨員干部必須進一步明確斗爭的方向、立場、原則,不斷在復雜的斗爭中增強斗爭精神、提升斗爭本領,敢于直面各種困難、善于解決各種問題,無懼風險、不畏挑戰,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并不斷奪取新的偉大勝利。
[作者:韓 笑 徐冀寧 單位: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黨校(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