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面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廊坊市唱響“全員抓招商、全力強實體、全面優結構、創新突破上項目”主旋律,推進經濟社會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近日,廊坊市市長李國勇接受了河北日報記者采訪。
記者:堅持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聚焦項目干,廊坊市將采取哪些舉措擴大有效投資和推進項目建設?
李國勇:對于廊坊來講,就是“全員抓招商、全力強實體、全面優結構、創新突破上項目”,讓好的東西多起來,讓多的東西好起來。新的一年,我們要在全市唱響這個主旋律,靠抓招商、上項目來穩經濟、強實體、優結構、增后勁、促發展。農歷正月初七上午,廊坊召開了全市招商引資暨項目建設大會,目的就是樹立以項目看擔當、論英雄的鮮明導向,以開局就是沖刺、起步就是攻堅的狀態抓招商、上項目。
我們的重點是落實省委要求,邁開兩條腿、對接各部委,對接央企、京企、知名民企,集中力量在全市組織開展項目建設攻堅年行動,堅決打好經濟發展的翻身仗,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多作貢獻。一是在招商引資上實現創新突破,動員全市上下、各級各部門,積極走出去、請進來,重視“口口相傳”,圍繞國家戰略、現代商貿物流、擴大消費、重點產業、重點平臺、重大活動等16個方面抓招商、上項目,建立六項招商機制,實施十大招商行動,全年舉辦重大招商活動10次以上、大中型招商活動100次以上,洽談、簽約5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1500個和800個以上。二是在項目建設上實現創新突破,發揮招商、在談、簽約、注冊、前期、開工、投產“七個項目庫”作用,健全領辦代辦、領導包聯、觀摩拉練、考核評價四項推進機制,加快工業、農業、城建、交通、教育、衛生等十大領域項目建設,全年謀劃實施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200個、10億元以上項目270個,實施省市重點項目360個以上、完成投資650億元以上,進一步夯實經濟發展的基礎。三是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實現創新突破,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以市場主體需求和群眾滿意度為導向,深入開展簡政放權、政務服務優化提升等十個專項行動,持續優化市場環境、政務環境、金融環境、法治環境、信用環境,力爭評價指標一年進入全省前列、兩年進入全國前列、三年實現創新突破,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提供強力支撐。
記者: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支持廊坊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物流產業,廊坊也把發展現代商貿物流產業作為全市“一號工程”。廊坊如何加快發展現代商貿物流產業?
李國勇:發展壯大現代商貿物流產業,是省委、省政府交給廊坊的重大任務,也是廊坊做大做強實體經濟、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的戰略選擇。去年以來,廊坊把發展現代商貿物流產業作為全市“一號工程”,從規劃編制、政策制定、招商引資等方面打出了一套組合拳,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獲國務院批復,入選了中國快遞示范城市和國家第三批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創建城市,“三通一達”等龍頭企業區域總部落戶。此外,去年簽約項目44個、總投資381億元,在建項目35個、總投資274億元,在發展現代商貿物流產業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我們將聚焦“兩樞紐、三基地”建設,實施商貿物流提質增效行動,借勢臨空經濟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平臺,力爭簽約中國物流集團、中遠海運、極兔快遞、聯邦快遞等一批國內外頭部企業,加快中通北方總部基地、韻達北方總部基地二期等項目建設,確保圓通北方總部基地二期、虞祁華北總部等項目建成投運,特別是我們將推出23萬平方米的臨空經濟區國際商貿物流CBD,年內引進區域總部項目10個以上,帶動現代商貿物流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今年全市現代商貿物流產業增加值力爭突破450億元。未來,我們將把廊坊打造成為現代商貿物流產業發展新高地,為河北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作出廊坊貢獻。
記者:今年的廊坊市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廊坊最大的戰略機遇”,廊坊如何把機遇優勢轉變為現實的發展優勢?
李國勇:新的一年,我們將緊緊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這個“牛鼻子”,不斷深化交通、生態、產業、公服等領域對接合作,把機遇優勢轉變為項目投資優勢和現實的發展優勢。
北三縣重點是加快與北京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扎實推動“一方案三清單”任務落地落實,加快平谷線、廠通路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全力辦好與北京市項目推介洽談會,強化與北投集團等央企京企合作,爭取更多項目簽約落地;加強與北京優質公服資源對接合作,引進更多北京優質教育、醫療、養老資源,在環京津縣(市、區)加快布局養老產業。
廊坊臨空經濟區重點是帶動中部縣(區)跨越發展,聯合大興片區共同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力爭今年簽約臨空指向性強、航空關聯度高的產業項目150個以上,落地重點產業項目20個以上,引進知名跨境電商企業30家以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投資占比達到50%以上,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的增長極。
南部縣(市)重點是加快與雄安新區聯動發展,通過實施交通對接打造半小時生活圈,通過生態對接打造雄安新區東部生態屏障,通過產業對接形成“新區研發+廊坊轉化”“新區總部+廊坊配套”“新區高端+廊坊服務”的產業格局。(河北日報記者解麗達 周禹佳)